10月20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的“素笔珠山——宿利群绘画展”在东方保利·时间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照片
此次展览展出的绘画作品包括宿利群2016年至今创作的古瓷器水墨、黑白墨道丨2020、青花瓷板画系列等40余幅绘画作品,及其所珍爱的陶瓷器物20余件。
《雍正青花缠枝西番莲象耳大瓶》
宿利群创作的《雍正青花缠枝西番莲象耳大瓶》在展出作品众尤为显眼醒目,吸引众多目光。宿利群介绍,该作品的创作源自景德镇一个瓶子的造型。据说此瓶产于雍正年间,有专家说是当年为圆明园而烧制的。但烧造的过程当中,可能未达到最终要求,被官方销毁。多年后,罗国新先生把这件东西收藏下来,用石膏把它复制成完整的一个器物。该瓶所有的纹饰全部是用孔雀羽毛进行装饰,所有缠枝莲的叶子荷花上面都带一个孔雀羽毛的眼睛,明显不是中国人做的设计。宿利群利用它的破碎程度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把修补瓷瓶的石膏和有意识的留白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作品所绘物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强调了它的形式感。
《宣德龙缸彩绘》
而另一件展出的作品《宣德龙缸彩绘》实际上是大明宣德时期的龙缸。这件作品由罗国新先生收藏,后捐赠给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这件“龙缸”总体造型非常好,龙缸上龙的纹饰由正面和背面两条龙组成,气势凶猛雄厚。作品《宣德龙缸彩绘》尺寸为180cm×90cm,绘画难度比较大。宿利群在创作时把修补所用石膏的白色和背景的白融为一体,使整体画面趋于完整并且比较统一,成为他的得意之作。
宿利群喜欢收藏瓷器、画瓷器,在本次的展出中特别展出了他的20余件瓷器收藏。藏品中瓷器的用途种类可谓十分丰富,有盘、壶、罐、人物造型等,最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夏时期,又以审美趣味最高的宋代瓷器数量见长。其中产自北宋的《定窑模印莲华双鱼纹大盘》颜色典雅,图案清晰,可以称得上为定窑之瑰宝。同样不可错过的还有10件陶瓷枕,其造型丰富多样,令人大开眼界。
展览现场照片
展览吸引了艺术界专家和各领域人士前来观展,他们纷纷表示展出作品与展览形式国内少见,对于陶瓷文化艺术的传播和研究非常有意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张敢认为,宿利群的作品形式感非常强,既是表达对陶瓷的喜爱,也表现出他的水墨语言与他对于绘画纯粹性的探索,而这恰恰是当年中央工艺美院在图案教学等方面所积累下来的传统,带给观者以历史沉思与回顾。
展览现场照片
保利艺术博物馆资深顾问陈连勇表示,因为疫情关系,宿利群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景德镇画瓷板和珠山出土的瓷器上,这与其多年来对中国古代陶瓷的喜爱和研究密切相关的。如今把宿利群收藏的很小的一部分陶瓷器与他的作品一起展出,机会非常难得。清华大学控股集团副总裁吴晞认为,此次展览的内容非常丰富,宿利群很舒缓的用残片作为表达对象,作品呈现非常的纯粹。
展览现场照片
宿利群,1961年生于北京,祖籍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先生,主攻壁画专业。现为清华大学清华工美高级工程师,艺术家。主要艺术作品有重彩壁画《大自然的呼唤》(1990年),彩色琉璃壁画《百鸟朝凤》(2012年)。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宿利群油画作品展”,2016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寻真·宿利群油画、水墨作品展”。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21年10月30日。
华夏大医国学网免责声明
- 1、本网发布的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本网及资料提供者所有。所有媒体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时需明显标注来源于中华国医传媒网或华夏大医国学网。
- 2、本网转载的文章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文章内容如涉及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3、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不能据此自行确诊和进行医疗。
- 4、本网转载的文章,在原平台未声明禁止转载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只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亦不构成任何建议。图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 office@dygxw.org.cn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