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脱贫攻坚慰问演出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九渡乡九如村摆下屯举行。粟俊/摄
近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脱贫攻坚慰问演出活动走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九渡乡九如村摆下屯。1000多名村民披着雨衣、撑着雨伞,冒着小雨前来观看自治区级的优秀演员演绎的经典节目。这场演出对于村民来说是极其难得的文化享受,火热的表演温暖了这个贫困村落的寒冷冬夜。
艺术,变得越来越亲民,广西率先打造的“5.23全民艺术普及日”品牌活动,通过送演出、办培训、搭舞台,让文化的种子深植壮乡儿女心中。“民族戏苑”周末有戏、“南国之声”周末音乐会、南宁“民歌湖大舞台周周演”、北海“情暖乡村同欢乐”……广西各地打造的艺术惠民演出品牌,让享受一场高质量的表演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截至2019年12月,2019年广西全区文艺团体开展驻场演出和下基层惠民演出达1.4万场,惠及群众1200多万人次。
“看了好多演出,我自己也喜欢跳舞,知道这里有培训,就来学一学。”对于家住柳州市鱼峰区的韦阿姨来说,每周最快乐的事就是到老年大学上课,她已连续三年学习民族舞、太极拳。
像韦阿姨一样,广西各地的市民都有机会享受免费或低价的文化艺术培训。在南宁民歌湖湖畔,上千名市民可以跟随广西区内著名艺术家练习合唱;在“柳州非遗学堂”上,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扎染、织锦、琵琶弹唱、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非遗文化;在北海,“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业务技能培训班、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和周末公益文艺培训班等各类文艺培训也风生水起……
“南宁群艺馆又有公益培训班了,快去抢课!”每次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公益培训课堂”报名通道开启,总能在南宁市民的微信群里掀起一场风暴。每年春、夏、秋三季,该馆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开设舞蹈、声乐、乐器、美术、书法等二十多个培训项目,班班爆满,一座难求。仅今年夏、秋两季,培训人数达2100多人次。
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文艺部负责人说,在公益培训班里,普通市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实现艺术梦想,逐渐成长为广场、社区、乡村文艺队骨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生力军。
南宁群众艺术馆专业老师为群众进行电子琴辅导培训。彭知之/摄
每年一届的“全区基层文艺会演”吸引了广西14个地市各行各业的基层群众报名参演。既有各地文化馆、群艺馆的经典节目,也有在学校、军队、业余团体中脱颖而出的文艺精品;不但有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的联袂演绎,还有全家上阵的精彩粤剧……
“魅力北部湾”、“百姓迎春”文艺志愿展演、广西广场舞大赛、广西少年儿童艺术节等群众活动为八桂儿女提供了展示各类才艺的舞台,只要你愿意,一定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天地。
今年5月底,广西选送的舞蹈《打扁担》拿下了全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群星奖”。该作品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团担当表演,他们正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的培训与指导下逐渐成长。经历了长期的艰苦创作与排练,这一展现壮乡儿女农耕生活的作品在全国舞台上大放异彩。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唐正柱说:“舞蹈《打扁担》能斩获群星奖,就是对广西近年来群众文艺创作的肯定和鼓励。”(郭凯倩 全椹梓/文)
华夏大医国学网免责声明
- 1、本网发布的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本网及资料提供者所有。所有媒体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时需明显标注来源于中华国医传媒网或华夏大医国学网。
- 2、本网转载的文章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文章内容如涉及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3、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不能据此自行确诊和进行医疗。
- 4、本网转载的文章,在原平台未声明禁止转载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只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亦不构成任何建议。图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 office@dygxw.org.cn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