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支持中医药动漫精品创作,打造以“灸童”为代表的中医药动漫IP,推出系列产品。
2022年1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动漫集团联合推出的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正式发布。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北宋时期的针灸铜人。
“灸童”进驻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借冬奥之机向全世界宣传中医药文化。《灸童说》系列动画短视频助力中医药抗疫、世界防疟日、全国爱眼日等宣传,点击量近千万。
“灸童”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制作了宣传海报,研发了动漫表情与多款文创产品。2023年4月,灸童数字潮玩成功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用户可以通过手机NFC功能结合灸童潮玩手办进入一个“灸童”主题的中医药数字世界。
在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端午艾草香 关注眼健康”主题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中,“灸童”作为中医药文化小使者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600多所中小学的20万名学生宣传预防近视知识,拉近了小朋友与中医药的距离。
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部主任厍宇表示,“灸童”已经成为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新“网红”,和中国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小使者。期待通过“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实施,让灸童IP诞生更多内容精品,助力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播。
目前,灸童的电视动画片正在研发中。影片导演兼编剧、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表示,这部作品与以往中医药题材的动画都不相同,将通过大胆的创意和趣味的表现,让观众领略人体经络穴位的奥秘,让小朋友对中医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萌发兴趣。
华夏大医国学网免责声明
- 1、本网发布的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本网及资料提供者所有。所有媒体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时需明显标注来源于中华国医传媒网或华夏大医国学网。
- 2、本网转载的文章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文章内容如涉及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3、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不能据此自行确诊和进行医疗。
- 4、本网转载的文章,在原平台未声明禁止转载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只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亦不构成任何建议。图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 office@dygxw.org.cn 联系删除。